千年絲路駝鈴悠揚,黃河浪濤奔涌不息。2025蘭州馬拉松圓滿收官,這場被跑者譽為“馬拉松界春晚”的賽事,不僅匯聚4萬跑者用腳步丈量金城風光,更是通過深挖文化IP、創新文旅體驗,成為體育與文旅融合發展的典型范例。
今年蘭馬的參賽服設計,以深邃藍為底色,將霍去病雕像、中山橋、黃河母親等蘭州地標解構為“蘭”字形,用銅奔馬的動態造型銜接黃河樓與賽道曲線來呈現“州”字形,把蘭州的歷史底蘊與競技速度巧妙融合。

今年的完賽獎牌更是別具匠心。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完賽獎牌正面采用可旋轉黃河水車裝置,將“水車之都”的千年農耕智慧濃縮其中,軸承處“蘭州”二字化作文明榫卯,飛天衣袂與黃河浪紋相互輝映,展現絲路開放精神。當跑者轉動獎牌,敦煌藻井紋樣隨光影變幻,詮釋“周而復始,生生不息”的黃河哲思。獎牌背面以中山橋、黃河樓、奧體中心與“黃河母親”的溫情意象,共同構建起立體的城市精神,鑲嵌的彩陶紋路,讓五千年文明與當代城市精神在金屬間完成一場文明的叩擊。

賽事結束后,各路跑步達人、博主和網友紛紛曬起了自己的獎牌。“2025蘭馬獎牌已到手,今年的更好看了!”網友“翁老板愛跑步”在視頻中展示著自己的獎牌,大贊蘭馬太值了!甚至他將往年的獎牌一并帶到了今年蘭馬現場,進行逐個展示,羨煞了旁人。不少網友在他的視頻中評論說,“蘭馬獎牌絕對是最好的,沒有之一。”“2024的獎牌已經封神,2025的居然超越了。”“不羨慕,因為我也有!”

在賽后第二天,“2025蘭州馬拉松顯眼包”“2025蘭州馬拉松”等話題仍持續霸榜抖音蘭州榜前二,熱度高達538.9萬。
來自深圳的羅健華是一名自媒體博主,也是有著10余年跑齡的跑者。在今年蘭馬中,他以敦煌飛天的形象亮相賽道,手拿琵琶,步伐矯健,衣帶飄飄,頗為吸睛。“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飛天形象,去年賽前我專門去敦煌實地學習、感受敦煌文化。”羅健華表示,蘭州是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他希望以參加馬拉松為契機,用極具代表性的飛天形象參與到蘭州城市文化的宣傳中。完賽后,他在自己的視頻中這樣寫道:“黃河水滾燙、牛肉面實在、千年敦煌的沉淀、蘭州人民的熱情,蘭馬春晚,明年再會!”展示著自己對蘭馬、對蘭州的喜愛。近年來,文創產品融合歷史與創新成為一個城市的代言,今年的蘭馬更是腦洞大開,再次攜手四大IP,設計出多款限定聯名文創產品,為蘭馬跑者留下專屬“蘭州記憶”。

2025蘭馬與甘肅省博物館聯合推出的限定綠馬文創“馬勝利”及聯名紋身貼,以甘博文創頂流綠馬為造型基礎,塑造出一個動感十足、造型多變的玩偶形象,深受跑者喜愛。和甘肅簡牘博物館共創的聯名款文創“減減和肚肚”,將文物元素與現代哲學、健康生活理念相融合,趣味十足又意義深遠。與《讀者》攜手打造的主題明信片及紀念徽章,則承載著幾代人的文化情懷。蘭州市博物館的“蘭小五”腕帶更是跳躍在每一個跑者的腕間。“這個腕帶串聯起了此次蘭馬賽道中我們要經過的所有蘭州標志性地方,很有紀念意義。我在比賽時,就一直帶著它。”來自湖北的跑者沐風說。 “賽后的牛肉面真香,西瓜真甜,文創買不停,省博去了,市博逛了,中山橋也打卡了。手抓、甜胚子都吃了,期待明年再來!”來自山東的跑者馬莉回想起此次蘭馬之旅,意猶未盡。“我們都是黃河兒女,同飲一河水,有著天然的親切感,明年我會帶著家人一起再來蘭州。”

蘭馬,不僅是一場屬于所有追夢者挑戰亞高原的體育盛會,更是一次用腳步丈量城市成長、用汗水澆灌文明根系的文化之旅。蘭州,這座千年絲路文明重鎮,正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吸引著每一位熱愛奔跑、熱愛文化的跑者。正如羅健華所說,在蘭州,文明是一種群體模式,這樣的城市值得被看見、被探索。(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周言文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