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橋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芳菲五月,走進G30連霍高速公路蘭州清水驛至忠和段擴容改造項目施工現場,機器轟鳴、人員涌動,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從空中俯瞰,什川黃河特大橋像一條玉帶從黃河河面穿行而過,秀美而壯麗。
G30連霍高速公路蘭州清水驛至忠和段擴容改造項目是我省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蘭州市繞城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
該項目起于榆中縣清水驛鄉,由東向西綿延近70公里,至安寧區忠和鎮。
G30連霍高速公路蘭州清水驛至忠和段擴容改造項目第三標段項目總監鮑萬寶告訴記者,項目總投資158.68億元,2021年9月啟動,預計今年8月實現全線貫通。

G30連霍高速清水驛至忠和段擴容改造什川黃河特大橋項目現場。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馮樂凱
鮑萬寶所在的第三標段主要負責什川黃河特大橋的橋梁、隧道及部分路基工程。作為該項目的標志性建筑,什川黃河特大橋的橋隧占比高達95%,工程建設可謂是困難重重。
“什川黃河特大橋主要以波形鋼腹板連接混凝土的鋼混結構為主,設計為雙向6車道,這在甘肅的國高項目中屬首次應用。”鮑萬寶說,這種新型組合結構的橋梁工藝,具有自重輕、受力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經濟合理等優點,尤其適用于大跨徑橋梁。
既要橫跨黃河,又要做好黃河的生態保護工作,這絕非易事。作為整個工程的關鍵控制性項目,自什川黃河特大橋開工以來,鮑萬寶項目建設團隊不斷攻克技術難題、優化施工工藝,用智慧和汗水澆筑起這座大橋。
蘭州市綜合交通大會戰指揮部辦公室工作人員李昌東告訴記者,G30連霍高速公路蘭州清水驛至忠和段擴容改造項目全線貫通后,將有效分流現有的G30連霍高速過境車輛,進一步緩解蘭州主城區的交通壓力,這對蘭州來說,不僅是基礎設施的改造,更是城市品質的提升。
“我來蘭州從事交通建設相關工作已經十年了,每當有路網建設項目貫通,看著道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我都覺得十分感動。”鮑萬寶說,這些年,蘭州的交通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讓蘭州成了甘肅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商貿物流集散地。
一直以來,由于“兩山夾一河”的地形特征,交通擁堵都是制約蘭州城市發展和市民出行的重要因素。
為此,蘭州市在2023年11月召開了全市綜合交通大會戰推進會,計劃利用兩年多時間推進全市重點交通項目建設,構建“外聯內暢、立體多元、綠色智慧”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為蘭州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支撐。
“自綜合交通大會戰啟動以來,我們緊緊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掛圖作戰,強化調度,按照‘建成一批、開工一批、謀劃一批’的思路,全力推進外聯內暢重點項目建設,全市綜合交通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綜合治理交通擁堵均按時間節點有序推進,群眾出行難、停車難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李昌東說,今年,蘭州市持續推進重點綜合交通項目133個,涵蓋公路水運,城市路網,航空鐵路,交通秩序4個方面。
近日,被列為2025年蘭州市綜合交通大會戰城市內暢重點項目的五星坪鐵路平交道口綜合治理項目正式通車運行,由昔日的“煩心路”變成了服務群眾的“連心路”,深受市民贊譽。

七里河區五星坪鐵路平交道口綜合治理項目正式通車運行,有效緩解了該區域多年擁堵問題。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馮樂凱
記者來到剛剛通車的七里河區五星坪鐵路平交道口,道路寬敞干凈,車輛來往暢通無阻、井然有序,藍白相間的太陽能路燈高高矗立在道路兩旁。
綜合治理后的七里河區五星坪鐵路平交道口,不僅解決了南山路五星坪節點的交通擁堵難題,還實現了人車分流、公鐵分離,有效提升區域交通環境和人居品質。
“動脈”越通暢,城市越有活力。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蘭州市已順利打通18條“斷頭路”,7個城區交通節點治堵疏解項目也按期或提前完工。

蘭州市城關區五里鋪片區的B650-1#路改造完成,正式貫通實現通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馮樂凱
與此同時,記者在城關區九州片區B404#路看到,嶄新的瀝青路面在陽光下泛著油光,新鋪設的雙向四車道寬敞平坦、標線清晰,這條曾經的“斷頭路”如今已一改舊貌,正式貫通了。
“現在路修好了,我們出行方便了,這一片也看著干凈整潔了。”家住益茂苑小區的王學盛道出了周邊居民共同的心聲。
B404#路南起元通北路,北至九州大道,跨洪道后與九州大道銜接,為南北向支路,周邊小區密集、商鋪林立,因歷史遺留問題形成“斷頭路”長達數年。改造后的B404#路不僅改善了周邊環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質,也緩解了九州大道進入市區的交通壓力,讓該區域交通線路更加豐富。

蘭州南濱河路東延段(T607-2#路)將連接雁兒灣路,西接青蘭高速出口,東連312國道,為疏解雁灘片區交通堵點帶來顯著成效。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馮樂凱
當下,在蘭州越來越多的“斷頭路”“堵塞路”再次綻放新顏,變成了一條條帶動城市發展的“民心路”“幸福路”。
“隨著綜合交通大會戰持續開展,蘭州路網體系不斷完善,在提升市民出行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同時,也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李昌東說。(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李曉君 白永萍 馬小龍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魏娟 王昱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