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周二早晨,家住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的張世華和老伴,總會按時在家門口等待一輛特殊的大巴。這輛車四處停停走走,定點接送年齡偏大、有視力障礙的乘客們。不久后,他們將到達甘肅省圖書館,在書籍、老友、工作人員的陪伴下度過半天時光。
這是甘肅省圖書館會同甘肅省殘疾人聯合會發起的“陽光工程”助殘服務。早在2010年,甘肅省圖書館便成立了殘疾人閱讀服務中心,建立盲文及盲人有聲讀物閱覽室。2011年3月,“陽光工程”助殘服務正式啟動,面向蘭州市有閱讀需求的視障群體提供免費接送、免費午餐、無障礙閱讀等服務。

在甘肅省圖書館盲文及盲人有聲讀物閱覽室,一位視障老人正在閱讀盲文書籍。新華社記者任延昕攝
對于張世華老兩口來說,閱讀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過去十多年間,他們無數次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走進甘肅省圖書館一樓的盲文及盲人有聲讀物閱覽室,在這個面積約120平方米,擁有8000余冊盲文書籍、6200余件音像資料和有聲讀物的“小天地”里療愈心靈。
“這里的盲文書比較全,過去我喜歡讀英雄故事,最近愛讀瓊瑤。”張世華說,自己和老伴從小因病致盲,讀書是他們和外界對話的重要方式,也是精神寄托。“館里還給我們配發了可以聽書、聽新聞的聽書機,很方便。”她摸著手邊一部便攜式智能聽書設備說。
一旁,張世華的老伴沉浸在一本大開本盲文雜志里,手指在一排排凸起的小點上劃過。“他84歲了,聽力不好,最大的樂趣就是讀書。”張世華說,老伴讀書很快,不久前剛讀完了上下兩部盲文版的《塵埃落定》。

在甘肅省圖書館盲文及盲人有聲讀物閱覽室,視障讀者常偉正在通過智能紙質圖書閱讀器聽書。新華社記者 任延昕 攝
65歲的常偉是一位有視障的中醫,每周都要抽時間來閱覽室學習專業知識。“治病救人是我的本職工作,多讀、讀透專業書,才能不斷提升能力。”常偉說,甘肅省圖書館的盲文專業書比市面上豐富,還會及時更換磨損的書籍。
近年來,閱覽室增設了盲文點顯器、多功能助視器、智能紙質圖書閱讀器等設備,為不同需求的視障讀者提供了更多便利。“比如一些沒有盲文版的中醫專業書,工作人員可以幫我逐頁掃描到智能紙質圖書閱讀器上,坐著就能聽。”常偉說。
說話間,工作人員將午飯端進屋,照顧大家用餐。“這里的讀者平均年齡60歲左右,很多人堅持來了好多年。我們拓展了日間照料、休閑娛樂等服務。”甘肅省圖書館工作人員牛泉芬說。
吃過午飯,老人們三三兩兩地湊在一起打牌、聽新聞、抄錄盲文樂譜,張世華則和幾位老友閑聊起來。“今年春節檔最火的電影‘看’了嗎!”“看了,詼諧幽默,難怪年輕人喜歡。”
記者從甘肅省圖書館了解到,該館每年投入不小于20萬元專項經費,持續提供便利、舒適、完備的無障礙閱讀服務,近五年累計服務視障讀者1萬余人次。“全民閱讀‘一個也不能少’,希望社會各界踴躍參與,搭建聯動性更強、惠及面更廣的無障礙服務體系。”甘肅省圖書館館長肖學智說。(記者 王紫軒 任延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