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點多,火車站街道紅三村社區的標準化菜市場里滿是煙火氣。轄區退休居民李紅提著竹籃穿梭在碼放整齊的果蔬攤前:“以前買把蔥都得坐公交去,現在下樓三分鐘,新鮮菜籃子直接拎回家。”皋蘭路街道周家莊社區轄區,近日新開業的甘肅美優美家超市同樣人頭攢動,作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新成員,這家以胖東來模式運營的綜合性超市,正為居民帶來高品質消費體驗。在蘭州市城關區,這樣家門口的便利正成為數萬居民的日常,一幅以一刻鐘為半徑的便民生活畫卷,正從紙面藍圖鋪展成可觸可感的現實。
便民圈里的民生溫度:
基礎服務織密生活網
上午九點的周家莊社區,“周至驛站”的門不斷被推開。剛送完孫子上學的張大爺徑直走向書法教室,案臺上早已備好墨汁宣紙;隔壁房間里,暑期勞動實踐課程正在進行,孩子們跟著老師揉制烘焙面團,空氣中飄著黃油的香氣。“驛站開了兩年,我報了聲樂班,現在還是社區合唱團的主力呢。”68歲的王秀蘭揮著毛筆笑著說。
社區黨群中心承載多項便民功能的同時,轄區內“一店多能”的便民網絡已覆蓋城關區各社區。菜市場里增設了便民繳費點,便利店開辟出快遞代收區,街角的老牌餐飲店也掛起了“老年助餐點”的牌子。新近亮相的甘肅美優美家超市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家位于轄區內的綜合性購物空間,融合商品銷售、餐飲服務與食品加工于一體,65%的區域聚焦生鮮品類,從蔬果水產到熟食烘焙一應俱全,憑借一站式購物體驗成為居民口中的“放心菜籃子”。
在附近商圈工作的白領小林算過一筆賬:“下樓買咖啡時順便取了快遞,午休去黨群服務中心的智慧書屋看會兒書,或者直接在商圈內的超市采購好晚飯用的食材,一天能省出不少時間。”
方寸驛站里的多元圖景:
從柴米油鹽到精神滋養
午后的南城根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場針對網約車司機的義診正在進行。師傅們排著隊測血壓,手里攥著剛領到的防暑物品!芭芰艘簧衔畿,進來吹吹空調喝杯水,比在路邊等單舒服多了。”出租車司機馬師傅抹了把汗,指著墻角的應急藥箱說:“這里連創可貼都備著,比家里還周到!
便民服務的觸角正不斷延伸。在蘭州萬象城的兒童友好空間,社工帶著孩子們用廢舊紙箱搭建城堡;不遠處的婦女之家,幾位職場媽媽正交流育兒心得。南城根社區,“媽媽團”的成員們提著書包文具敲開困境兒童的家門,陪孩子做手工、講故事,臨走時總不忘把洗干凈的水果塞進孩子兜里!斑@些娃娃眼神亮起來的時候,再累都值!睈坌膵寢屚觖惥甑脑捳Z里帶著暖意。
黨建引領下的幸福半徑:
便捷與溫情注入日常瞬間
“商戶黨員亮身份后,我們協調資源時效率提高了三成。”南城根社區黨委書記董明揚指著墻上的三維聯動示意圖介紹,通過黨組織+社區+商圈模式,轄區23家商戶結成服務聯盟,超市老板會給獨居老人或者行動不便的人群送貨上門,藥店藥師定期開展健康講座。
在周家莊社區的議事廳里,一張標注著不同顏色的便民地圖會根據居民的需求階段性進行正修改。紅色標記是已建成的養老服務點,藍色代表待增設的托育機構,綠色圓圈則圈出了計劃改造的口袋公園。
“居民提出的需求,我們都標在圖上,逐個破解!鄙鐓^黨委書記陳興金指著地圖上密密麻麻的標注。新標注的橙色圓點正是美優美家超市的位置,“這家超市不僅帶來了品質商品,還計劃推出社區團購、生鮮配送等服務,引入智能配送柜,讓服務半徑再縮短五分鐘!
從菜市場的新鮮蔬菜到驛站里的墨香琴聲,從街頭的暖心補給到家中的精準幫扶,城關區正以一刻鐘為單位,將便捷與溫情注入每個日常瞬間。城關區便民商貿服務中心主任楊睿表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增進民生福祉的關鍵抓手。下一步,城關區將持續優化布局、豐富業態、提升服務能級,在更多社區復制推廣成熟經驗,讓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不僅“圈”出便利快捷,更“圈”出濃濃的城市煙火氣與居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顏娜 通訊員 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