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欧美日韩国内,成人精品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麻豆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蘭州網  >  縣區  >  榆中縣
特色產業興旺 鄉風文明煥新 全國文明村榆中縣關門口村繪就新時代鄉村新畫卷
發布時間: 2025-07-15 15:39 稿源: 蘭州日報   編輯:趙敏

  在今年召開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榆中縣高崖鎮關門口村成功入選“全國文明村”。“誰能想到,咱這山窩窩里的關門口村,也能成全國標桿!”老黨員羅自忠蹲在文化廣場的石碾旁感慨道。

  近年來,關門口村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創新探索“黨建+軍民共建”發展模式,積極推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通過“黨員聯戶”“網格管理”開展關愛孤寡老人、義務植樹、環境整治等志愿服務,繪就了一幅產業興、生態美、鄉風淳、治理優、百姓富的新時代鄉村畫卷。

  早些年,村里家家門前柴火垛堆得比人高。2019年,關門口村推行積分制,鼓勵村民以衛生文明行為換取積分。現在村里每周五開展環境衛生大掃除,黨員干部帶頭干,莊間巷道得到硬化,整體面貌煥然一新。“咱莊稼人就認一個理,路掃干凈了,心就亮堂;柴火垛挪走了,鄰里情更親!”村民老羅說,通過推行“積分超市”激勵機制,讓村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文明熏陶。

  為村民量血壓、理發……據悉,每月5日,關門口村和駐地部隊官兵聯合開展“迷彩趕集”。村“兩委”與駐地部隊緊密攜手,積極爭取資金建成“一廣場四中心”,部隊官兵、退役軍人投身環境整治、矛盾調解、基礎設施建設,累計開展國防教育26場次,組織軍地聯合主題活動16次,成功化解矛盾糾紛10余起,軍民魚水情真切融入村民生活。

  變“輸血”為“造血”,關門口村還緊緊圍繞“聯合共建,抱團取暖”的發展路徑,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與其余10村組建高崖鎮合作聯社,帶領村兩家龍頭合作社及全體家庭農場等組織流轉土地1600余畝,建成千畝馬鈴薯種植基地,吸納本村勞動力就近務工50余人。

  通過整合農民專業合作社資源,采取土地流轉與資金入股模式,化解農戶資金短缺及勞動力剩余難題。近年來,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30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8萬元。

  關門口村通過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加強思想道德建設,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黨建引領-產業富民-生態宜居-文明善治”的良性循環,有效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近年來,共化解各類矛盾糾紛80余件,移風易俗惠及群眾800余人次,婚喪嫁娶節約開支超20萬元,村民對村務公開滿意度達98.6%。如今環境更美了,老百姓心氣順了,鄰里關系更和諧了,鄉風也就更文明了。

  仲夏時節,走進關門口村千畝馬鈴薯種植基地,農機轟鳴聲與村民的笑語交織,鋼架大棚內綠意盎然,百噸恒溫冷庫的指示燈閃爍不息。“以前種地靠天吃飯,現在土地流轉拿租金,合作社打工掙薪金,年底還能分紅,一年收入翻三番。”村民樂呵呵地算了一筆賬。依托榆中益農源馬鈴薯合作社等兩大龍頭企業,采用“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流轉土地1600畝建成千畝馬鈴薯種植基地。憑借“黨建+產業”組合拳,近年來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50余萬元,農戶畝均收益從800元增至1500元。

  關門口村黨支部以“盤活資產、資源整合”為突破口,投資70余萬元建成200噸恒溫冷庫。“冷藏保鮮讓我家土豆變成‘搶手貨’。”村民李大姐將3畝馬鈴薯存入冷庫保鮮,隔年根據市場價擇優售出。冷庫年租金收入2萬元,優先吸納15名脫貧戶務工。

  從省級文明村到全國文明村,從土里刨食到產業生金,如今,關門口村千畝馬鈴薯基地郁郁蔥蔥,恒溫冷庫燈火通明,鋼架大棚鱗次櫛比,軍民共建的熱潮與產業振興的脈搏同頻共振,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徐徐鋪展開來。(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貴智)

  

稿源:蘭州日報   編輯:趙敏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昌市| 昌吉市| 莱西市| 乐昌市| 佳木斯市| 汉沽区| 新和县| 梨树县| 阿拉尔市| 仙游县| 高邮市| 浦城县| 江西省| 津南区| 大连市| 通道| 微博| 双城市| 竹山县| 彰武县| 安多县| 佳木斯市| 余姚市| 霍州市| 永嘉县| 射洪县| 彰化市| 河南省| 天祝| 饶阳县| 东宁县| 河东区| 固安县| 虎林市| 秭归县| 平湖市| 丹凤县| 讷河市| 连州市| 锦屏县| 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