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時節,蘭州市七里河區八里鎮二十里鋪村桃樹新品種基地內綠意盎然。拳頭大小的蜜桃掛滿枝頭,靜待二十多天后采摘上市。這片生機勃勃的桃林,正是八里鎮以品牌升級為抓手、驅動鄉村振興的生動縮影。
八里鎮蜜桃種植面積達1000多畝,是七里河區果蔬重要產區。得益于本地特有的溫差、水源和土壤條件,這里的水蜜桃色澤鮮艷、肉質細膩、鮮甜多汁,每年都供不應求,與百合一同成為了七里河區特色農產品中的金字招牌和市民餐桌上的果蔬珍品。
品牌升級的底氣源于扎實的產業基礎。今年以來,由七里河區二十里鋪果菜種植合作社具體實施的“桃樹新品種基地建設項目”已結出碩果。充分利用當地海拔1621米、年均溫7.8℃、無霜期約200天等半干旱氣候特點,以及無污染的生態環境優勢,當地已完成32畝高標準果樹園建設,包括桃樹15畝、梨樹10畝,并配套建設2個日光溫室與2個占地7畝的大棚,成功打造果樹展示園。
技術革新更是品質優化的關鍵。該項目成功引進并篩選出隴蜜11號、隴蜜9號、隴蜜15號及蟠桃、油桃等適宜本地水土的優質桃樹新品種,顯著提升了水磨溝桃子的市場潛力。同時,合作社強力推行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管理,組織開展了涵蓋設施桃樹修剪、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控等內容的專業技術培訓,惠及農民500余人次,為產業升級注入持久動能。
二十里鋪村黨支部書記董振華告訴記者:“我們通過改良品種、推行標準化種植,大力發展鮮果采摘,并融合農文旅元素,全力優化‘春賞花、夏摘果’的特色品牌,以此帶動電商與鄉村旅游雙增收,為打造‘水磨石佛’鄉村振興示范帶貢獻關鍵力量。”
目前,項目效益已清晰顯現于田間地頭與農戶賬本。“項目帶動本區域桃產業種植戶300余戶,有效增加市場鮮桃、梨的供給,提升市場競爭力,達到讓農民增產增收的目的。”董振華說。
據了解,七里河區蜜桃種植主要集中在八里鎮、彭家坪鎮、西果園鎮,種植面積2000余畝,主要有隴蜜、白鳳、沙紅等品種。七里河區積極創建本土特色桃業品牌,通過舉辦“桃園采摘節”、注冊“水磨隴鮮”等品牌、組織參加各類蜜桃品鑒大會等方式,不斷擴大桃產業知名度。(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周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