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蘭州網10月20日消息 一日三餐,四季煙火。小飯碗里裝起大民生,老年助餐服務是關乎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10月19日,臨近中午,陣陣飯菜香從西固區先鋒路街道幸福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幸福餐桌”食堂內飄出。雖說還未到用餐時間,但選菜區卻早早排起了長隊。9元一份一葷一素自選菜品,13元一份兩葷兩素自選菜,2元一個純肉大包子,0.5元一個花卷……不僅菜品豐富,價格也很親民。
“幸福餐桌”自10月啟動以來,每天的早餐供應量為50人次左右,午餐達到200多人次。就餐人數還在每日增長。近期,食堂針對周邊居住的老人又推出了新服務。“幸福餐桌”采用實名制方式,60歲以上老人辦卡,堂食還有一定優惠。同時,為了進一步滿足老年人的用餐需求,食堂計劃在原有早午餐供應的基礎上,增加晚餐的供應。
“幸福餐桌”在第三方運營下,提供優質價廉、衛生便利的就餐服務,同時解決了高齡、獨居、空巢等老年群體“一餐熱飯”的問題。
“食堂的飯菜清淡,特別適合我們老年人的口味。”正在喝粥的李大爺高興地說,食堂充分考慮老年人的飲食習慣和禁忌,提供紅肉、水產類、禽類、豆制品及綠葉蔬菜等膳食搭配,避免高鈉、高膽固醇食物,確保膳食搭配營養均衡。就餐者根據自身需要,還可以選擇全素、一葷、兩葷及小菜、雞蛋等作搭配。
“每天中午兩葷一素為12元,而且主食米飯、花卷及湯品任選還免費,我帶兩個孩子來吃,要兩份飯菜20多元3個人吃,特別實惠,比起自己做飯省事兒!關鍵味道好,孩子特別愛吃。”幸福社區的張阿姨提起“幸福餐桌”,贊不絕口。另外,60歲以上老年人在優惠食譜的基礎上還可以再享受2元的就餐優惠,守護好老年人的幸福“食”光。
延伸“幸福餐桌”志愿服務活動,重點解決了社區特困、失獨、殘疾、空巢、高齡等特殊困難老年人“做飯難、吃飯難”問題,對于出行不便的群體,可享受上門送餐服務。讓小區里的空巢老人們更有幸福感和歸屬感,也進一步提升“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品質。“平時都是閨女給我送飯,現在孫子學業緊張,每天要閨女兩邊跑也不是長久之計。”幸福社區的顧爺爺笑著說,現在有了社區“幸福餐桌”的送餐服務,真的很開心。
幸福社區負責人說,社區“幸福餐桌”的成功啟動,解決了轄區老人“做飯難”的問題,開通的送餐服務解決了特殊群體“吃飯難”的問題,讓他們吃得放心,食堂工作人員上門送餐的同時還能了解到老人的生活狀況,傳遞社區對老人的關心和愛護。接下來,幸福社區將繼續打開思路,用真心、真情、真誠來解決問題,將老年食堂建設成為老年人“老有所依”的幸福港灣。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滕效宏 通訊員 周俊宇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