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暑期,蘭州戰役紀念館迎來參觀熱潮,成為廣大市民群眾、青少年追尋歷史足跡、感悟民族精神的重要“打卡地”。
建設清廉蘭州,紅色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近年來,蘭州戰役紀念館充分運用紅色資源,不斷豐富創新廉潔文化建設的形式和載體,在線上、線下打造紅色廉潔文化主題展《延安正在孕育一個新中國——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黨風廉政建設》,以“紅”育“廉”,以“廉”促“紅”,讓參觀者在重溫歷史、銘記英烈的同時,接受廉潔文化的熏陶浸潤。
講好清廉故事
紅色精神歷久彌新
走進紅色廉潔文化主題展《延安正在孕育一個新中國——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黨風廉政建設》,一段段客觀真實、鮮活生動的故事吸引著許多人駐足凝望: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紅星照耀中國》中毛澤東等領導人的廉潔事跡;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簡陋的住所、樸素的穿著;軍民共同勞作的場景……在外國記者的鏡頭和筆觸中,再現了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的廉潔形象,為觀眾打開了理解延安時期黨風廉政建設的歷史窗口。

蘭州戰役紀念館依托主體展陳《紅星照耀中國——外國記者眼中的中國共產黨人》,以外國記者著作中的客觀描述與評價,著重反映延安時期黨風廉政建設的光輝歷史,通過斯諾、史沫特萊、福爾曼、斯特朗、貝特蘭等外國記者的著作、照片和報道,客觀真實地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的廉潔作風。
“在艱苦卓絕的歲月里,中國共產黨人淡泊名利、艱苦樸素、不畏犧牲,用理想和信念樹起廉潔豐碑。”展板前,講解員劉婷婷向參觀者娓娓道來,作為一名紅色講解員,她的每次講解都是一次精神洗禮,“講解員是連接歷史與現實的橋梁。希望通過我的講述,讓歷史書上的清廉故事變成了可感、可觸、可學的鮮活教材,讓觀眾能夠感受到那種穿越時空的精神力量。”

線上線下融合
打造“永不落幕”的廉潔課堂
信息時代下,紅色廉潔故事的講述也從線下走向了“云端”,蘭州戰役紀念館不斷創新學習載體和傳播方式。除了線下展覽,本次紅色廉潔文化主題展也搬到線上,通過微信公眾號等平臺,讓觀眾足不出戶就能獲得沉浸式觀展體驗。
“線上展覽更是‘永不落幕’,通過將紅色資源轉化為生動教材,持續為清廉蘭州建設提供精神動力。”蘭州戰役紀念館負責人表示,線上平臺還設置了互動交流區,許多觀眾在觀看后留言分享感受,形成了良好的學習互動氛圍。
蘭州戰役紀念館還通過主題宣講等活動,帶著紅色廉潔文化“走出去”,深入公共場所、學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常態化開展廉潔文化宣教活動,推動廉潔文化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等,讓革命先輩的光輝榜樣和崇高精神穿越時空,直抵人心,為營造蘭州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崇廉尚潔的社會氛圍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深厚的文化滋養。
“革命前輩艱苦樸素、公而忘私、不計較個人得失、不貪圖享受的崇高品質,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廉潔文化的源頭活水。”參觀的黨員趙丹在觀展后表示,“作為新時代的黨員,我們應該傳承這種紅色基因,在工作生活中保持清正廉潔的本色。”(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任澤昕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