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欧美日韩国内,成人精品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麻豆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蘭州網  >  蘭州  >  蘭州要聞
黃河清風·絲路人物史話|李暠:隴西李氏文化史上的光榮一頁
發布時間: 2025-05-06 14:51 稿源: 黃河清風   編輯:張艷玲

隴西李氏文化史上的光榮一頁

  李暠(351—417年),字玄盛,隴西成紀(今靜寧縣)人,十六國時期西涼開國之君。李暠出身于大名鼎鼎的隴西李氏,為李廣第十六代孫(《晉書?涼武昭王傳》)。

  李廣祖先李仲翔,因討伐臨洮叛羌而犧牲,葬于臨洮,李仲翔之子葬完父親之后,便居住并落籍于此,這是狄道李氏的來歷,也應是李暠的具體郡望。總之,文獻記載“隴西成紀”“隴西狄道”的李氏,都屬隴西李氏這個天下第一郡望,他們是名副其實的“西州右姓”,后來更成為李唐皇室的郡望,在家族文化的語境中,隴西李氏確實名望極高。

  李暠高祖李雍、曾祖李柔、祖父李弇都曾在東晉、前涼任官,其父早卒,遺腹生李暠。由于出身世族,家庭教育好,所以,李暠培養了“通涉經史,尤善文義”的文學才華,和“頗習武藝,誦孫、吳兵法”的軍事才華,再加上他“性沉敏寬和,美器度”,一個心胸寬廣、文武雙全、氣度不凡的青年才俊便一躍而出,儼然成了李氏家族的希望之星。

  年輕時,李暠曾與宋繇、郭黁同居一屋。宋繇是李暠同母異父弟,后來更是沮渠蒙遜的托孤之臣;郭黁精于天文歷算,曾任前秦太史令,游歷于各割據政權之間。郭黁曾預言,稱宋繇會“位極人臣”,李暠有“國土之分”,最后果然都應驗了。這個故事反映出,青年時期的李暠確實已經具備了明顯超群的領導能力。

  在北涼段業統治張掖時,李暠被委任為效谷縣令(今瓜州縣)。在敦煌太守孟敏去世后,李暠被推舉為新任敦煌太守。這種自主選官的做法,顯然是不把段業放在眼里,也說明,從自立為敦煌太守起,李暠及其治下的敦煌已經處于半獨立狀態了。后來,段業派索嗣來替代李暠,李暠直接武力拒止,擊敗索嗣。這個索嗣,還是李暠的刎頸之交,結果卻反來陷害李暠,所以李暠極為氣憤,設法處死了他。段業見李暠實力強勁,只好給李暠加官進爵,任李暠為鎮西將軍,領護西夷校尉。

  隆安四年(400年),李暠稱大都督、大將軍、涼公、領秦涼二州牧、護羌校尉,大赦境內,以敦煌為都城,正式建章立制,西涼政權由此誕生。從其所設官職如司馬、長史、將軍、太守之任來看,基本都是清一色的當地漢族大姓,如陰、索、令狐、宋、氾等族。所以,從統治階層的民族來看,西涼、前涼政權都是漢族,在沿襲漢文化上,與北涼、南涼、后涼則明顯不同。

  政權建立后,李暠招撫周邊部落,積極屯田、練兵,為東進做準備。他還獎掖漢文化,建“靖恭堂”以演武議政,并且“圖贊自古圣帝明王、忠臣孝子、烈士貞女”于堂壁,親自作頌,“以明鑒戒之義”。這對于河西走廊西頭的漢文化之深入人心有重要意義。

  義熙元年(405年),李暠遷都酒泉。此次遷都,李暠將原來苻堅遷到敦煌的江漢漢族萬余戶、中州漢族七千余戶,以及其他逃難于敦煌的漢族百姓數千戶(《晉書》本傳),一同帶到了酒泉。這種做法,顯然是有意地在聚攏族群、彰顯“華風”。李暠還提倡儒學。1975年新疆吐魯番文書出土了建初四年(408年)策秀才文,記載了李暠親自主持策士的事,這足以證明李暠在興立學府、獎掖儒學方面的實績。

  李暠還曾于三月上巳日宴于曲水,命群僚賦詩,他親自作序。這明顯是刻意模仿王羲之的蘭亭雅集,刻意在沙漠綠洲地帶復制靈秀江南的文酒風流。可以說,他對中原漢文化的認同是滲透到骨子里的。

  李暠手抄諸葛亮《誡子書》,告誡兒子:“覽諸葛亮訓勵、應璩奏諫,尋其終始,周孔之教盡在中矣。為國足以致安,立身足以成名,質略易通,寓目則了。”言下之意,諸葛亮《誡子書》充分體現了周孔之教;周孔之教足以安國立命。

  這種對中原文化的高度贊同,也是李暠與張軌歷來更被稱許的重要原因。陳寅恪先生之所以說張軌政權對中華正朔有“扶衰繼絕”之功,也正是因張軌等誠心熱愛中原文化、不遺余力地弘揚中原文化;李暠的弘揚,雖然居地偏遠,成效也不夠顯著,但其誠摯、熱切和不遺余力的態度,完全有得一比。

  后來李唐皇室、李白等追根認族時,都將李暠作為其家族史上光榮的一頁,李白甚至直接就是李暠九世孫,這除了血緣關系之外,李暠對中原文化的擁護和弘揚也是重要原因。

  (執筆:清輝編輯:王麗娜)

稿源:黃河清風   編輯:張艷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武区| 长泰县| 互助| 聂拉木县| 清远市| 年辖:市辖区| 肃宁县| 商都县| 阿拉善右旗| 平江县| 浠水县| 牟定县| 繁峙县| 东兰县| 商洛市| 绥中县| 北京市| 岢岚县| 乐清市| 仙居县| 濮阳市| 汝南县| 中方县| 镶黄旗| 仙居县| 岚皋县| 延津县| 莲花县| 老河口市| 右玉县| 辽阳县| 伊川县| 韶山市| 沐川县| 西华县| 滕州市| 乌恰县| 五河县| 杭锦旗| 汝城县| 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