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欧美日韩国内,成人精品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麻豆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蘭州網  >  蘭州  >  蘭州要聞
黃河清風·絲路人物史話|沮渠蒙遜:涼州石窟文化的關鍵推手
發布時間: 2025-05-06 14:49 稿源: 黃河清風   編輯:張艷玲

涼州石窟文化的關鍵推手

  沮渠蒙遜(368—433年),涼州臨松(今張掖南)人,北涼第二任國主,族屬盧水胡!氨R水胡”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雜胡”之一,其族源是月支還是匈奴,歷來有不同意見。從《晉書?沮渠蒙遜載記》“其先世為匈奴左沮渠,遂以官為氏”來看,沮渠蒙遜的祖先在匈奴治下任職“左沮渠”,至少可以把他們看作是融入匈奴的游牧部落。不過,單稱其為“盧水胡”,說明他們與匈奴也還是有區別的。沮渠氏一直生活在張掖南山地帶,形成了自己穩定的部落和勢力范圍,這也成為他們歷來受到河西割據政權重視的根本原因。我們推理,沮渠家族應該是世代都在涼州刺史帳下任職。

  沮渠蒙遜“博涉群史,頗曉天文,雄杰有英略,滑稽善權變”,即他能文能武,有才略,還靈活善變。這素質恰好是亂世霸才之所必需。事實也證明,蒙遜是當時祁連山南北地帶里享國最長者,因為他既能野戰攻堅,又善機謀權變,所以能長期生存于殘酷的競爭之中。相比之下,長安的姚興享國二十二年,就已經是弘文興教的開明之君;蒙遜享國近四十年,雖然文教方面不夠突出,但也足證其能力之強。

  另外,禿發傉檀的話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早年的沮渠蒙遜。傉檀在窮途末路時曾說:“蒙遜與吾名齊年比。”說明傉檀和蒙遜兩人名氣接近,年齡相仿。傉檀還說:“蒙遜、熾磐昔皆委質于吾!奔淳谇蛇d和乞伏熾磐都曾投靠過傉檀。其中乞伏熾磐的投靠,前文已有交代;蒙遜如何投靠,今不詳,估計就是在呂紹(呂光之子)攻打北涼時,北涼求救于禿發利鹿孤,利鹿孤命傉檀率軍去解救,這姑且算是“投靠”吧。確實,蒙遜、傉檀兩人相似,但傉檀最大的失策是窮兵黷武。如果傉檀按兵不動,一心求發展,反而讓蒙遜主動進攻,那勝負還真未可預料呢。

  蒙遜的崛起之路相當被動和艱難。本來,蒙遜只不過是涼州刺史梁熙、后涼呂光手下的將領,梁、呂都忌憚蒙遜的能力,蒙遜不得不韜光養晦。隆安元年(397年),呂光派軍出征禿發烏孤,慘敗而回。這次出征,蒙遜的叔父沮渠羅仇、沮渠麹粥也在列,結果他們忠而被殺,遂激起了本就心存不滿的蒙遜之仇。蒙遜煽動部眾,“一旬之間,眾至萬余”,扯起了反旗。他們推儒者段業為涼州牧、建康公,共同反對呂氏政權。段業流寓涼州,在河西無根業,所以,這支隊伍的核心就是沮渠氏。他們很快將發展中心西遷至沮渠故里張掖。

  段業能力較弱,借用蒙遜的話是:“段業愚暗,非濟亂之才;信讒愛佞,無鑒斷之明。”因此,蒙遜生篡權之心。如何篡權呢?用苦肉計。他用自己的哥哥沮渠男成做犧牲品,先誣告男成謀反,接著誘導段業冤殺男成,然后再以此為借口,煽動部眾來革段業之命。顯然,為了達成篡權目的,蒙遜使用了非常不地道也不人道的手段。起初造呂光的反,他借兩位叔父犧牲之助;這次上位,他變本加厲,居然自主安排了兄長之死,令人細思恐極。

  蒙遜活捉了段業。段業請求饒命,說:“孤單飄一己,為貴門所推,可見丐余命,投身嶺南,庶得東還,與妻子相見!钡蛇d不為所動,“斬之”。可以看出,在起兵的初期階段,蒙遜顧慮重重,手段殘忍。

  隆安五年(401年),蒙遜自稱大將軍、涼州牧、張掖公,大赦境內,改元永安,開啟了王霸生涯。立國之初,他將“遠交近攻”的策略發揮得淋漓盡致。近在咫尺的武威后涼,是首要進攻對象;遙遠的長安后秦,他偷偷聯絡,以通款好;祁連山以南的南涼禿發氏,他也曾借重過,至少現在他絕不主動招惹。這樣,在爭取到一個相對寬松的政治空間后,他輕徭減賦,“蠲省百徭,專功南畝,明設科條”;薦拔人才,“搜揚賢雋,廣進芻蕘”;嚴懲驕橫不法之臣。軍事方面,他擊敗了呂隆(后涼)的進攻,收服了張掖北部的少數民族部落,北涼政權穩定并漸漸強盛起來。

  禿發傉檀占領了涼州,蒙遜的主要對手就從后涼變為南涼。義熙六年(410年),蒙遜率軍三萬,討伐傉檀。兩軍戰于窮泉(今張掖東),結果傉檀慘敗,“單馬奔還”。這是蒙遜對南涼的關鍵一戰。此戰之后,南涼基本失去了抵抗力。兩年后,蒙遜遷都姑臧(今武威市),自稱河西王,大赦境內,改元玄始。這是蒙遜統治事業的一大進步,畢竟武威的地理位置要比張掖更靠近隴右,更便于東出。此后,蒙遜又與乞伏熾磐進行了長達十年的拉鋸戰,還西進酒泉、敦煌,滅掉李歆的西涼,完成了河西走廊的完整統一。這是自前涼張軌以來不曾有過的壯舉。元嘉十年(433年),蒙遜病卒。

  蒙遜在文化建設上也值得肯定。他敬重文士,以學者宋繇為吏部郎中,主銓選(后來還成為蒙遜的托孤之臣),為其統治助力良多;他為學者劉昞筑陸沉觀,待以三老之禮;敬重闞骃,讓隨侍左右,以備拾遺補缺。他還向南朝宋求《周易》《拾遺記》及子、集等書。尤為顯著的是,他佞佛,提倡佛教,獎掖僧人,致使“涼國盛事佛道”“國寺極壯”,涼州成為西域、長安之間的佛教中心、譯經中心。最有名的是僧人曇無讖,他于421年抵達姑臧,主持佛經翻譯,影響極大(僅次于羅什),尤其是其翻譯的《大般涅槃經》三十六卷,深刻影響了中國佛教思想的發展。南齊宰相蕭子良《凈住子》中所列佛經,就有“沮渠國大乘十二部法藏”,這應該就是出于沮渠蒙遜時期曇無讖等人之手,足證其影響之大、傳播之廣。

  蒙遜還為其母“造丈六石像”,在“州南百里”。其具體地點,史學家向達、馮國瑞等人認為,就是今武威南部山中的天梯山石窟,只不過蒙遜當時所“斵窟”今已不見,后來拆遷時發現,天梯山第1、第4兩窟最下層壁畫比莫高窟現存早期洞窟的壁畫還早,據此,學者懷疑它是北涼遺跡。大致可以說,蒙遜就是開鑿天梯山石窟的發端之人。不僅于此。蒙遜還是石窟造像史上“涼州模式”的關鍵人物!皼鲋菽J健笔强脊艑W家宿白先生的著名論斷,我們將在下文專門推介,這里只是說,蒙遜治下的“涼州模式”,不僅影響了高昌石窟,而且直接影響了云岡、龍門石窟乃至鞏義石窟,在中原大地開枝散葉。蒙遜是“涼州模式”背后的關鍵推手。

  (執筆:清輝編輯:王麗娜)

稿源:黃河清風   編輯:張艷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陵县| 新平| 朝阳县| 汉川市| 武陟县| 抚顺县| 绥芬河市| 漳州市| 定南县| 宜阳县| 筠连县| 中山市| 龙游县| 黑水县| 晋中市| 大足县| 阳泉市| 洱源县| 特克斯县| 钟山县| 荣昌县| 名山县| 宾川县| 会同县| 洛川县| 五大连池市| 乌苏市| 时尚| 遵义县| 延川县| 大余县| 两当县| 象州县| 池州市| 固阳县| 罗平县| 印江| 江永县| 钦州市| 柳江县| 炉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