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寬敞明亮的城關區現代化智能政務大廳里,數字化變革正悄然改變著辦事生態。智能超級柜臺前,市民張女士輕觸屏幕完成醫保轉移;“甘快辦”掃碼專區,企業會計王鑫通過企業碼調取完稅證明;24小時自助服務區,剛下夜班的劉先生正在打印社保證明……這些場景,正是城關區政務服務全面改革提升帶來的生動圖景。
近年來,以“優化營商環境提質增效年”行動為契機,城關區政務服務管理局創新推出“一窗、一網、一證、一碼、一次、一地”“六個通辦”改革,構建“數智化”政務服務新生態,推動政務服務效能全面躍升。
“六個通辦”構建政務服務新格局
前段時間,創業者李先生在城關區政務大廳“高效辦成一件事”專窗,一次性提交開辦餐飲店所需材料。通過“證照聯辦”機制,市場監管、消防、環保等部門并聯審批,當天即領取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等5類證照。“過去要跑半個月,現在一天全搞定!”李先生點贊道。
一窗通辦,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城關區率先在全省推行“分領域+無差別綜窗”并軌模式。通過整合商事登記、稅務、醫保、社保等106個專業綜窗和12個無差別綜窗,實現942項區級事項“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智能超級柜臺集成人臉識別、證照打印等10余項功能,群眾僅需“刷臉”即可完成全流程辦理,審批效率提升60%以上。
依托全省領先的“數字政府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實現區、街、社區三級政務服務網點100%聯網互通,9039項民生服務事項實現自助查詢、申報和打印。通過“兩中心一基座”模式打通33個部門數據壁壘,歸集數據604萬條,推動“一網通辦率”“全程網辦率”“同城通辦率”三項指標均達99%以上,位居全省首位。
城關區聯合省大數據中心,推動14類高頻電子證照全面接入政務云平臺,實現社保、醫療等領域“掃碼亮證”。目前累計調用電子證照500萬次,企業群眾辦事紙質材料提交量減少80%,“一次辦好”成功率提升至98%。
作為全省“掃碼亮證”試點,城關區在交通、醫療、教育等6大領域打造“居民碼”“企業碼”應用場景,實現300項服務“一碼通享”。政務大廳智能化設備100%支持掃碼功能,群眾通過“甘快辦”App即可完成全流程“無感辦事”。
據悉,城關區目前已推出87個“一件事一次辦”主題套餐。企業開辦整合設立登記、刻章、稅務等6個環節,壓縮至1個工作日辦結;2024年累計辦結“一件事”5.2萬件,群眾滿意度達99.8%。
一地通辦,新建成啟用的政務大廳集成31個部門1284項服務,打造“智能辦公+智能服務”綜合體。法律援助、普惠金融等便民惠企服務“應納盡納”,日均服務群眾超3000人次,獲評“全省政務服務示范大廳”。
數智賦能與人文關懷“雙輪驅動”
城關區政務服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城關區以技術革新提升效率,以人性化服務傳遞溫度,形成“智能+暖心”雙軌并行的服務模式。部署集成式自助服務一體機,提供“24小時不打烊”服務,累計自助辦件6.9萬件;構建數字政府運營指揮中心,實時監測辦件效率、群眾評價等數據,動態優化服務策略;實現區街社區三級窗口視頻連線、材料互傳,解決基層群眾“跑遠路”難題。
“過去辦事程序繁瑣,要蓋很多章,跑去服務大廳,要排半天的隊,現在在家門口,20分鐘不到就辦好了。”社區李阿姨的這番話,道出了基層政務服務創新帶來的巨大變化。
在“店小二”幫辦代辦服務中,設立區級幫辦代辦專區和社區專窗,為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群體提供陪同辦、代理辦服務,2024年累計服務2.3萬次。跨域通辦破壁壘:與省內外12個地區簽訂合作協議,推動342項事項“跨省通辦”,企業異地辦事成本降低70%。承諾辦+容缺辦:對51項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允許核心材料齊全后補,審批時限平均縮短50%。
城關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城關區將以“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提升年”行動為牽引,不斷優化政務服務工作,持續提升“六個通辦”效能,大力推動數字政府3.0版建設,全面踐行“店小二”式服務,在更多領域、更大范圍實現企業和群眾“高效辦成一件事”,創建全省優化營商環境示范區。(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顏娜 通訊員 安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