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春節,用天然氣取暖做飯,那叫一個省心!過年的心情都暢快多了。”土門墩街道小南灣平房區的于阿姨滿臉笑容地感慨道。而家住秀川街道蘭通南山平房區的焦叔叔也告訴記者,他家新安裝的電暖風機讓家里一直暖烘烘的,走親訪友出門幾天,回來一打開,房間瞬間就熱了,比起過去冬天要生爐子取暖,這個冬天是他過得最舒心的。

這個冬季,和于阿姨、焦叔叔家中有著同樣變化的,還有七里河轄區的三千多戶居民。去年以來,七里河區圍繞清潔取暖、安全用氣、節能減排等重點民生關切領域,對轄區3368戶燃煤小火爐進行清潔能源改造,致力為居民打造清潔、高效、安全的取暖和生活環境,提升居民們的幸福感。
燃氣入戶 便捷溫暖新體驗
在過去,土門墩街道小南灣平房區的居民長期依賴電、煤氣罐和燃煤來解決日常的生活所需。這種傳統方式,不僅對周邊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更存在著諸多安全隱患。

2024年以來,土門墩社區采用了網格+居民自治模式積極推進“煤改氣”工程,網格員們與燃氣公司的工作人員緊密協作入戶走訪,耐心傾聽居民意見和建議。同時積極與燃氣公司溝通協調,全力加快管道鋪設進度。今年春節前,小南灣平房區60戶居民“煤改氣”工程已完成點火并投入使用。
同樣,七里河區秀川、晏家坪、彭家坪、八里鎮等區域內的部分居民在去年也順利完成了“煤改氣”工程。
“過年家里人多,天然氣火力足,燒水做飯速度可快了,親戚們來了都夸方便。關鍵是我們以后再也不用儲存碳和煤了!”感受到天然氣的便捷,八里窯村村民張大爺高興地說。
電暖入室 清潔安全熱起來
“我們家有兩代六口人,兩個房間裝了兩臺空氣源熱風機,冬天用它干凈、安全,挺好!”近日,龔家灣街道龔家坪西路社區居民朱朝東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七里河區“煤改電”工程采用空氣源熱風機改造方式,30平方米以下的按照戶均4500元補助,31至60平方米的按照戶均9000元補助。補助后,一臺空氣源熱風機,群眾僅花45元安裝費用就可以使用。
龔家灣街道龔家坪西路社區地處城鄉接合部,平房區住戶之前取暖用的都是燃煤小火爐。去年10月,社區采用“煤改電”的方式對燃煤小火爐進行清潔能源改造,讓轄區170戶居民度過了一個暖和又干凈的冬天。
“剛開始,居民們因為不了解情況,怕花很多錢、怕電費高,有點排斥,不太愿意領取機子。后來知道一臺設備只收取45元安裝費,另外還有電費方面的優惠政策,慢慢地大家態度轉變了。”龔家坪西路社區黨委書記火興玲告訴記者。
去年以來,七里河區涉及“煤改電”的各個社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采取了諸多有效舉措,除了前期的摸底、宣傳,還對相關區域進行變壓器增容改造,保障冬季電力供暖,同時還邀請專業人員開展講座,講解設備使用與節能技巧,提升居民對“煤改電”的認可度與使用效能。
政策護航
多方共建暖居之路
在整個“煤改”過程中,七里河區相關街道、社區、甘肅昆侖燃氣公司和涉及項目采購、安裝的第三方工作人員互相協作配合,如同堅實的后盾,讓居民們吃了“定心丸”。

各個街道、社區制定了“煤改電”“煤改氣”管理圖,網格員對居民戶數、取暖方式、房屋結構等進行摸底排查,通過微信群、入戶講解等方式,廣泛宣傳“改造補貼”“峰谷電價”兩項清潔能源改造惠民政策,與居民一起算“取暖賬”“清潔賬”,讓大家能夠放心地加入清潔取暖改造隊伍。
甘肅昆侖燃氣公司與各鄉鎮街道、施工方精心謀劃,制定了詳盡的施工方案。從管道的選材到鋪設路線的規劃,每一個細節都經過反復斟酌。施工人員日夜奮戰,逐一攻克難題。一根根天然氣管道逐漸連接成片,為七里河區的居民們鋪就了一條通向清潔取暖的希望之路。
負責“煤改電”項目采購、安裝的第三方工作人員也是逐家逐戶上門,仔細檢查用戶供暖設備,評估用電負荷,了解居民們的用電負擔能力和日常用暖習慣,為設備順利安裝打下了良好基礎。(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周棟楠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