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榆中縣把縣域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加速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200億元大關,先后榮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等國家和省級榮譽12項。
2月7日,從該縣“新春第一會”——2025年榆中縣委縣政府工作會議上傳來消息,2025年,該縣將深入學習貫徹全省“三抓三促”行動推進會議、全市強省會大會精神,以“開局即決戰、起步即沖刺”的昂揚斗志,匯聚起以強縣域有力支撐強省會、加快建設新時代美麗榆中的磅礴力量,以“精準有力”的務實舉措強產業、促發展,以“勇立潮頭”的攻堅精神抓項目、添動能,以“俯身為民”的赤誠情懷提品質、增內涵,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榆中嶄新篇章。
當天,涵蓋新能源、現代物流、數字經濟等領域的11個重點產業和科技創新項目在會上集中簽約,總投資額為48.4億元。
以務實舉措強產業、促發展
2025年,榆中縣將堅持因地制宜、靶向施策,加速構建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3+3+6+X”現代產業體系,全方位提升榆中特色產業綜合競爭力,推動三次產業相互嵌入、相互賦能、相互成就。
實施農業強基爭先行動。加快現代寒旱農業種業創新谷、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做強高原夏菜、百合、中藥材、馬鈴薯四大種業,推動優質高原夏菜特供基地、萬畝設施園區和農業種植基地取得新突破,鞏固提升特色產業全市龍頭、全省主產地位,全力打造全國現代寒旱特色農業示范基地核心區,聚力實現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
實施工業挖潛增效行動。將打造“6+X”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作為主攻方向,緊盯榆鋼、金川等大塊頭企業拓存創增、提質增效,扶持培育更多“專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業發展壯大,加快建設5G大數據產業園、甘肅地信產業園,積極謀劃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讓各具神態的“企業之樹”匯聚成生機盎然的“產業之林”。
實施三產品牌拓新行動。以創建物流強縣、文旅名縣“兩個品牌”為重點,深入實施服務業倍增計劃,錨定打造西北物流總部“華新鎮”目標,啟動興隆山5A級景區創建,拓展康養度假、考察研學、休閑娛樂新場景新業態,以更具競爭力的現代服務業,托起活力充沛、向新向上的新時代美麗榆中。
以攻堅精神抓項目、添動能
新的一年里,榆中縣將牢固樹立“項目為王”意識,狠抓落地項目,緊抓洽談項目,長抓儲備項目,強化日常調度、現場服務和督促指導,充分發揮一縣、一區、一城、多校獨特優勢資源,強化校地企合作,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以開展項目“雙進”沖刺攻堅行動賦能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堅持“大好高”和“專精特新”方向,狠抓落地項目,緊抓洽談項目,長抓儲備項目,做到全天候招商不打烊、全鏈條供應不減配、全周期服務不斷檔,確保入規入統項目有新變化,高科技人才產業項目有新投入,落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有新突破,全年省外到位資金達到83億元以上。
把招商引資的高昂熱情延伸到項目開工、建設、運營的全過程,嚴格落實“百項千億工程”“6+8”工作機制,緊盯102個縣列重大項目,全方位做好審批、融資、水電、環保、市場等跟蹤服務。針對列入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的榆安大型灌區等5個項目,以項目建設“開門紅”,帶動縣域經濟“季季紅”“全年旺”。
以赤誠情懷提品質、增內涵
2025年,榆中縣將聚力辦好民生實事,著力解決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等“急難愁盼”,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用好用活“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推動家庭和睦、鄰里和氣、鄉村和美取得新進展,大力弘揚貢井林場“隴上塞罕壩”精神,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走出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同共進新路徑。
聚焦“狠抓落實年”總要求,錨定西部經濟百強縣目標,縱深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提質增效年”行動,以“事不過夜、馬上就辦”的緊迫感,堅持不懈把“三抓三促”行動作為深化自我革命、推動作風轉變、促進事業發展的有效抓手,強化正向激勵,激發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奮力提振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爭先姿態,全力干出以強縣域有力支撐強省會的硬核擔當。(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貴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