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欧美日韩国内,成人精品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麻豆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蘭州網  >  蘭州  >  生態榆中
強省會 促發展|“千萬工程”繪就榆中萬千氣象
發布時間: 2024-11-28 10:21 稿源: 新甘肅客戶端   編輯:劉明德

  “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決策。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一年來,甘肅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把實現“兩確保、三提升、兩強化”作為重點任務,把為農民造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奮力推進我省農業農村現代化。

  走進榆中縣馬坡鄉河灣村,村民們走在平坦、整潔的村道上,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本組圖片由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郁婕攝

  瑞雪初霽,沃野千里。驅車穿越在榆中縣山區鄉鎮,一處處充滿生活氣息的農家小院、一條條整潔寬敞的村道躍入眼底,一磚一瓦間滿載鄉韻。

  一筆一畫,勾勒出山水田園的底色;點滴變化,映襯出產業發展的畫卷、鄉村文明的韻味。

  “千萬工程”,緣起浙江,點亮榆中。時代的“畫筆”落下,一場從環境到生產、生活的深層次重塑,正不斷繪就著榆中鄉村振興的“萬千氣象”。

  美麗鄉村,催生美麗經濟

  榆中縣馬坡鄉河灣村,靜靜坐落馬銜山北麓山腳,毗鄰興隆山自然保護區,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省道穿村交通便利。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田園風光的美好圖景里,藏著河灣村的“致富經”。

  “一年年的改造,村里的環境越來越好,村道更寬敞,上水和污水處理管網全部鋪通,干凈衛生的太陽能暖氣入了戶……”48歲的河灣村陽坡社村民陳小琴說。

  去年9月,在包抓單位省政協的幫扶支持下,全省首個生態宜居和美鄉村建設項目在河灣村啟動。

  庭院改造、主干道硬化、雨污分流、夜間亮化、供暖改造……一系列基礎設施的建造,不僅讓河灣村的面貌煥然一新,也為當地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榆中縣馬坡鄉河灣村村民陳小琴,經營起了農家樂“榮豐園”,她要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讓河灣村美起來、活起來、富起來。

  河灣村黨支部書記潘曉峰介紹,按照縣里的部署規劃,村里積極鼓勵村民發展農家樂,最高獎補一萬元。今年建成并運營農家樂共9戶,收益達50萬元左右。

  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勵下,多年來靠著務農、打工謀生的陳小琴夫妻倆,開始了“轉型”。

  “我們的特色是時令蔬菜和特色面食,你看外面的蔬菜園,雖然只有1畝地,可種著20多個品種呢。”陳小琴說,農家樂5月開展以來已經收入3萬元。

  在榆中南部山區,文旅產業發展的春風,不僅吹到河灣村。

  今年以來,榆中縣深入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集中打造中部川塬河谷、南部生態旅游、北部旱區三條產業廊道,因地制宜謀劃了“中部河谷”“秀美興隆”“醉美馬坡”等12條鄉村振興示范帶。

  榆中縣哈班岔村的露營基地,繪就了一幅自然與人文相互映襯的鄉村畫卷。

  今年以來,榆中縣憑借豐富的旅游資源吸引了大量游客。

  別具一格的太空艙散落在山腳下,頗有設計感的民宿小院佇立于路旁,大象文旅的招牌映入眼簾……與河灣村相鄰的哈班岔村,也成為“秀美興隆”示范帶上的一顆“明珠”。

  “我們這里分為營地區、種植區、民宿區,有9個太空艙,可以實現冬季露營。”大象文旅負責人金文杰介紹,目前營地處于試營業階段,周末節假日人氣旺盛。

  今年,河灣村與哈班岔村兩村連片接待游客超過12萬人次,南部生態旅游產業帶建設效果已然初顯。

  “蘭州人的會客廳總有一款適合你”城關鎮興隆山村,由蘭州大學藝術學院的一名畢業生創作的一幅約80米長的墻繪上,新時代榆中的勃勃生機一覽無余:

  隴上屋脊馬銜山、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興隆山風景秀美,棲云小鎮、浪街魅力無限……

  榆中縣委書記崔峰巍說,當地持續做好“文旅+”文章,不斷提升青城古鎮、絲綢古道·車道嶺、老家·浪街、素樸李家莊、興隆山、醉美馬坡等農文旅精品線路吸引力,引得眾多游客紛至沓來,截至10月底,榆中縣共接待游客875.24萬人次,旅游花費56.09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47.9%和65.2%。

  在興隆山風景區入口處,蘭州大學藝術學院畢業生創作了80米長的墻繪,展現榆中新時代風貌。

  在興隆山風景區入口處,為過往游客準備的免費大碗茶。

  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要靠產業,各地要各展其長,走適合自己的振興道路,在實踐中,榆中尋找著適合當地的發展方向。

  走進馬坡鄉高寒山地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園,一排排設施大棚鱗次櫛比。百合大棚內,一個個泡沫箱整齊地擺放在地上,間隔幾米就放置著大塊暖氣片。

  榆中縣馬坡鄉河灣村高寒山地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園區百合育種基地。

  蘭州,中國百合之都。全市百合種植面積為13.7萬畝,其中榆中縣種植了8.8萬畝,占比超過六成。

  鱗片育苗、籽球、種球……三年生、三年長、三年養,一顆百合的成熟,歷經9年時間,其中育種就需要6年時間。

  減時間,就是降成本。榆中縣從育種中尋突破,近年來成功研發出“百合種子低成本快繁技術”“覆草保墑技術”以及“組培脫毒技術”等多項技術。

  今年,榆中縣啟動實施中國·蘭州絲路寒旱現代種業創新谷,投運百合種質資源庫和脫毒組培中心,建立百合鱗片包埋快繁中心3個。

  “百合育種時間足足縮短了一半,品質也有了提升。這對農民和產業來說,難能可貴。”馬坡鄉黨委書記祁輝由衷地說。

  甘肅農墾集團蘭州莊園牧場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工廠成功入選“甘肅第一批數字化車間”。

  農業產業做大做強,工業產業向新而行……在榆中,“千萬工程”有了最適宜的落腳點。

  榆中縣城關鎮三角城村的蘭州莊園乳業車間里,散發著淡淡乳香,寬敞明亮的智能化工廠里生產正忙。

  “在智能化工廠一個班12小時,150名工人,可以生產600噸牛奶。”蘭州莊園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剛介紹,同樣的生產量,傳統工廠至少需要千人。

  自2019年建廠,莊園牧業公司背靠榆中這片沃土,茁壯成長。智能化工廠成功入選“甘肅第一批數字化車間”,2021年6月獲得了國家“優質乳工程示范工廠”的稱號。

  從一方水土中找鄉土資源,打造特色、具有獨特競爭優勢的產品,尊重產業發展規律來建產業,打通產業鏈條……企業在榆中縣年納稅超過3000萬元,帶動當地400余人實現就業。

  基層治理,傳遞民生溫度

  逐夢共同富裕,實現均衡發展,不僅要“鼓”錢袋,更要富腦袋。

  在馬坡村河灣村村委會門口,一個鄉風文明“紅黑榜”公示欄分外亮眼:紅榜之上,一個個鄉風文明星級戶躍然紙上;黑榜之上,不配合門前垃圾清理的“事跡”清晰可見。

  榆中縣馬坡村河灣村村委會門口,一個鄉風文明“紅黑榜”公示欄分外亮眼。

  “和美鄉村,以和為美,紅黑榜對于推進鄉風文明效果很好。”河灣村黨支部書記潘曉峰說。

  “遇事勤商量,矛盾自然少。”他說,全村每月開展一次重大事項專題協商會,干部村民共同商討相關事宜,村里的氛圍團結祥和。

  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重心在基層,力量也在基層。在榆中縣委書記崔峰巍看來,把老百姓的訴求解決好,提升干部工作作風是關鍵。

  今年以來,榆中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聚力主動創穩、強基促穩,以綜治中心提檔升級為抓手,充分發揮基層力量,活用巧用多方資源,健全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榆中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設有綜合接待、信訪接待、公共法律服務3個接待大廳。

  小中心激活基層治理“末梢”,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7月,榆中縣城關鎮太白東路,榆中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以嶄新的面目開門迎客:中心設有綜合接待、信訪接待、公共法律服務3個接待大廳,一體開設法務、律師、公證等14個接待窗口,調解、公證、仲裁、心理服務等22個功能室。

  在信訪接待大廳的登記冊上,詳細記錄著一條條訪調信息。小中心激活基層治理“末梢”,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今年,榆中縣信訪總量、刑事案件、新收一審民商事案件和警情類糾紛數量呈現“四個下降”的良好態勢。榆中縣政法委副書記師永莉介紹,自改造升級以來,榆中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日均接待量120余人次,增長逾10倍,高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5000余件、解決群眾訴求3.6萬件,綜治中心群眾吸附力、影響力和共識度大幅提升。

  “千萬工程”深入推進,榆中展現萬千變化。榆中縣委書記崔峰巍表示,將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塑造鄉村風貌新氣質,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徑,加快推動強縣域有力支撐強省會,建設新時代美麗榆中。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鞏煒李峰洪文泉楊唯偉薛硯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景永鵬

稿源:新甘肅客戶端   編輯:劉明德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荣成市| 杭锦后旗| 常宁市| 德令哈市| 烟台市| 昭苏县| 东安县| 凌源市| 富顺县| 城步| 镶黄旗| 玉环县| 山阴县| 沂南县| 睢宁县| 健康| 闽清县| 荔浦县| 沂源县| 台北县| 子洲县| 南安市| 隆昌县| 松江区| 清新县| 嘉善县| 白朗县| 三都| 平湖市| 林甸县| 惠州市| 仁怀市| 汉沽区| 上虞市| 邢台县| 镇康县| 深圳市| 青阳县| 金秀| 招远市| 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