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悠悠萬事,民生為重。百姓冷暖,枝葉關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黨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2013年2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蘭州,在七里河區西湖街道、城關區“虛擬養老院”和五泉菜市場留下了深情足跡。他強調,要堅持把社區管理和服務群眾結合起來,扎實開展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創建活動,讓黨旗在街道社區高高飄揚。時隔6年后的2019年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蘭州,在黃河治理蘭鐵泵站項目點同群眾親切交談時強調,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設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生活更幸福。金杯銀杯不如群眾口碑,群眾說好才是真的好。
如今,在金城蘭州,養老需求多元保障,就業渠道持續拓寬,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一份份“民生清單”變成了一幅幅“幸福圖景”。近年來,蘭州市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用心用情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增福祉,在教育、醫療、交通、就業、養老等領域持續發力,有力推動社會發展進步和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幸福“食”光 老年助餐服務提質擴面
“口味清淡、花樣多、花十來塊錢就能吃好。”8月2日中午飯點,七里河區西園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就餐區座無虛席。獨居老人李奶奶說,自從家門口開辦了食堂,她幾乎天天來,這里不僅吃飯方便,還能免費做部分理療。同時,她還打算參與中心正在推廣的“數智居家”服務,讓老年生活有更多醫療和安全保障。

西園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是2022年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配備護理室16間,護理型床位33張,針對轄區群眾開展全托、日托、臨托、助餐、助浴、助潔、助醫、數智居家、家政服務以及家庭醫生等業務。
近幾年,像李奶奶一樣享受到家門口便捷就餐及養老服務的老人越來越多。蘭州市現有老年人口94.56萬人,占人口總數的21.37%,高于全國、全省老齡化水平。為了給老年人提供更為貼心的助餐服務,我市城區多個社區經過科學研判,在老年人口密集的小區,陸續開設社區食堂,以滿足轄區老人就近就餐等需求,逐步實現老年助餐服務方便快捷、經濟實惠、美味可口。
今年以來,蘭州市全面部署推進全市“社區養老服務+社區老年助餐”服務試點項目建設。2024年全市共建設10個“社區養老服務+社區老年助餐”服務示范機構,提升改造40個社區老年助餐示范點。
暢行蘭州 滿足群眾美好出行
交通出行是市民群眾最為關注的民生熱點之一。
2023年以來,蘭州市深入推進強省會行動,啟動開展綜合交通大會戰,加快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出行問題,扎實推進“暢行蘭州”建設,加快構建“立體多元、外聯內暢、綠色智慧”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緩解交通擁堵、方便群眾出行、提升城市能級。
南繞城高速黃峪鎮出入口項目是我市在強省會行動中實施的重點交通工程、民生工程。近日,記者來到南繞城高速黃峪鎮出入口項目建設現場,只見車輛穿梭、機器轟鳴。站在南繞城高速天橋上,眼前的高速公路如銀蛇一般向前伸展。
“目前立交區北側D匝道下穿南繞城高速框架橋、方拱形涵洞均已完成主體工程施工,正在進行A匝道下穿南繞城高速三孔框架橋施工作業,距離實現年內建成通車的目標越來越近。”項目經理柯正雄向記者介紹道。
南繞城高速黃裕鎮出入口項目總投資2.7億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黃峪互通立交、匝道收費站1處、中橋2座、加寬既有中橋1座、新建箱型通道3道,以及完善綠化、機電、交通安全等設施。
“該項目的實施將對解決蘭州市南向出入口不足、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柯正雄說。
如今,蘭州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投入運營、中川國際機場三期T3航站樓主體完工、白塔山隧道全線貫通及S104蘭阿公路主線貫通,多個交通項目的實施讓群眾出行更加便利,生活品質持續提升。
2023年以來,蘭州市先后建成和開展“六大工程”“六小項目”“兩項行動”等一系列社會關切、群眾關心、基層關注的民生項目,提高群眾出行的幸福感,為加快推進強省會行動、建設新時代美麗蘭州提供堅強交通支撐。
多措并舉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本想出去吃飯,結果順路找到了一份新工作。”說起逛完皋蘭路街道的“人才夜市”,大學生小劉這樣說道。6月27日晚上7點,城關區皋蘭路街道人才夜市招聘活動再次“出攤”。

自2023年7月至今,皋蘭路街道共開展5期人才夜市活動,238家單位提供崗位800余個,線上參與人數達8.1萬余人,實現就業169人。街道還通過就業創業政策宣傳、職業指導等措施持續創新就業服務形式,為擴大就業渠道、緩解就業壓力發揮積極作用。
皋蘭路街道開展的人才夜市活動是我市近年來多舉措推進穩就業保就業工作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蘭州市有序推進全市就業工作。截至6月底,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4萬人,實現失業人員再就業1.88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5899人。
在推進示范項目建設方面,我市打造“金城就業360”服務體系。推進“技能興業”“技能筑夢”“聚力強能”三大計劃,開展培訓8.21萬人次,推進“強基提質”五大行動,建成零工市場9個、零工驛站44個。
在優化公共就業服務方面,我市建設完善人力資源供給庫、穩崗就業政策庫、企業用工需求庫,舉辦“黃河之濱也很美”第二屆大型人才交流會等專項活動。截至6月底,累計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會355場,發布用工崗位20.41萬個,達成意向性協議4.67萬人。發放隴原惠崗貸、隴原創業貸、創業擔保貸10.85億元。向全市500家重點企業配備人社服務專員。建成蘭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分園,共引進人力資源服務及相關配套服務機構86家。
此外,我市通過實施大學生留蘭倍增計劃、健全就業困難人員援助機制、強化東西部勞務協作等全力保障重點群體就業。
教育醫療 繪就溫暖民生底色
近年來,蘭州市扎實辦好教育、醫療領域民生實事,不斷推進教育醫療惠民政策和項目落地實施,用心用情繪就溫暖的民生底色。

“雁灘公園內有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我們小組設計的這幾款環保手提袋,在宣傳環保理念的同時,也希望向外地游客宣傳蘭州……”6月18日,城關區寧臥莊小學學術報告廳內,一堂生動有趣的“雁灘公園跨學科學習成果展示”課正在進行。
當天的活動主題為“文化管理視域下學校高質量發展策略研究”,王豐名校長工作室的三位老師分別帶來了“雁灘公園跨學科學習課程”,用不同類型教學課例呈現了文化引領下的課程建設新樣態。
在課程體系構建中,寧臥莊小學充分挖掘學校周邊雁灘公園、甘肅省圖書館等各類資源,讓學校教師、社區相關人員參與到課程實踐中,形成區源特色課程,進一步提升了學生在語言、思維、審美等方面的能力。
不少家長紛紛表示,這樣獨特的課堂確實給孩子、學校、社區及相關單位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獲,孩子們在沉浸式體驗中獲取了知識,開闊了眼界;學校突破了課堂空間限制,家長和社會資源的參與讓孩子們學習形態有了無限可能。
寧臥莊小學課程體系構建的變化是我市探索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的縮影。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會以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等七大行動、“大思政課”建設等五大工程和全國基礎教育改革試驗區等五個實驗區建設為抓手,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持續推動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教育創新和社會服務能級,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教育力量。
滿足條件的蘭州市45至74歲常住居民可參加“城市癌癥早診早治項目”,蘭大二院“互聯網+護理服務”減少了患者來院就診的不便,聯愛工程“兒童白血病綜合控制”公益項目為甘肅白血病患兒帶來福音……
近期,一個個醫療惠民政策和項目的落地實施,讓蘭州市民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醫療福利。今年以來,圍繞12項強省會舉措,省衛生與健康委員會頂格支持蘭州市重大項目12個、資金5.46億元。支持市一院眼科、市三院精神病科獲批國家重點專科,市一院獲批國家住院醫師規培基地。支持建成國家縣域醫療次中心2個。
今年,蘭州市還深入實施人才興醫工程,剛性引才430人,柔性引進高層次專家76名,專項招聘大學生村醫38名。聯系甘肅籍名醫專家50名,成立市級專家工作室3個、縣級專家點6個,與蘭大等高校合作成立教學科研基地3個。樹牢項目為王理念,簽約招商引資項目3個,簽約資金1.51億元。市婦幼新院區提速建設,蘭州重離子中心運營取得重要進展,市一院托管城關區人民醫院啟動運營。
民生一小步,關乎百姓幸福感的一大步。在新時代新征程中,蘭州市廣大干部群眾將會繼續銘記囑托、勇于擔當,持續改善民生,讓老百姓的生活更為舒心、更有品質、更加美好。(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周棟楠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