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記者從團市委獲悉,為持續深化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加力推動“五大行動”提質升級,著力塑造“就在蘭州”工作品牌,全力促進青年成長與城市高質量發展有機融合和良性互動,結合《蘭州市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試點方案》,我市2024年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于近日制定。
此次要點的制定,聚焦我市實施的青年成長、青年友好、青年有為、青年有愛、青年活力“五大行動”,覆蓋青年關注的醫療、教育、住房、就業創業、人才培養,社會融入與社會參與等多個話題,共計包含發展優質宜學教育資源、拓寬青年住房保障渠道、提升青年就業服務水平、建設青年友好型社區等在內的24條內容。
據悉,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是加快推進強省會行動、建設新時代美麗蘭州的全面發力之年,也是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的“驗收交卷”之年。此次要點的制定旨在更好地為在蘭青年搭建成長平臺,促進青年和城市共同發展,提升青年在城市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引導廣大青年為推動強省會行動、建設新時代美麗蘭州貢獻青春力量。
附全文:
一、實施青年成長行動凝聚城市“青信念”
1.發展優質宜學教育資源。
深化實施擴大城區教育資源五年規劃兩年攻堅行動,新增學位1.3萬個。推動蘭州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加快蘭州市中小學生綜合性實踐學校改造升級。用好“教育公益人才庫”,融合推進新教育實驗、情境教育、自學議論引導、體育大聯盟、音樂新體系等“五大”教育實驗項目,持續鞏固“雙減”成效。
2.強化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
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推動蘭州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深入開展“學習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實踐活動,運用好“青年大學習”等載體和本土紅色教育資源,用黨的二十大精神引領青少年。建立“青年講師+特聘導師”青年講師團制度,打造一批精品課程,培育一批金牌講師。舉辦高校、國企、農村、社會組織專題“青馬”培訓班,鍛造培育不少于400名青年政治骨干。旗幟鮮明開展網絡輿論斗爭,有效維護青年領域意識形態安全。
3.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
全面推進健康蘭州建設,建成運營市婦幼保健院新院區。支持皋蘭、西固等縣區擴建、新建體育公園項目。結合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打造一刻鐘青年健身圈,促進學校等各類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舉辦2024蘭州馬拉松、WTT球星挑戰賽蘭州站2024和“奔跑吧少年”體育賽事活動,營造濃厚體育健身城市氛圍。
4.加強青年人才集聚吸引力。
制定出臺大學生留蘭倍增計劃,接續實施“青年科技人才創新支持專項”,每年支持不少于1000名青年科技人才。深入開展科研經費管理“包干制”改革試點,完善“以賽引才”機制,持續舉辦“活力金城”蘭州市人才創新創業大賽,推進落實“隴原人才服務卡”,吸引高層次青年人才扎根蘭州、服務蘭州。
二、實施青年友好行動增進城市“青福祉”
5.優化青年優先發展城市規劃。
將青年發展納入政府工作報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報告,納入“十五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起草范疇,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推進城市更新改造和建設管理過程中照顧青年需求、體現青年元素。探索制定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規劃指南,協同優化城市功能品質,形成適宜青年發展的城市功能布局。
6.拓寬青年住房保障渠道。
落實《關于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及相關配套細則,新籌集青年(人才)公寓等保障性租賃住房3043套。保障青年租賃住房權益,外地來蘭就業創業青年可承租保障性租賃住房,實行租售同權。實施雁兒灣共有產權住房配套基礎設施項目。探索建設運營青年人才驛站,為外地來蘭就業的青年人才提供短期優惠住宿,嵌入政策宣傳、就業信息、城市融入等服務。
7.提升青年就業服務水平。
實施“就在蘭州”青年就業促進行動,加快構建與青年發展相適應的現代產業體系,創造優質就業平臺,擴大青年就業規模,促進2.75名青年在蘭就業。強化政策出臺,梳理發布蘭州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十九條。依托全國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范項目,開展“青年學子”賦能筑夢職業技能培訓3萬人次,新增青年就業見習崗位2000個以上。
8.維護“黃河少年”合法權益。
深化“法潤黃河少年”青少年普法教育品牌建設,落實中小學法治副校長全覆蓋,常態化開展模擬法庭、法治課堂等活動,提升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成效。圍繞預防溺水、性侵、虐待、欺凌、霸凌、暴力、涉毒、電信詐騙、交通安全事故等侵害青少年行為開展專項整治,落實強制報告制度。
9.打造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
打造“蘭州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以線上+線下共建模式推動青年就業創業、婚戀交友、心理健康、自護教育等服務實現常態化、專業化、項目化。圍繞青年衣食住行游等需求推出一批“小切口”福利權益,切實提升青年在試點建設過程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10.完善青年發展政策體系。
落實青年優先發展理念,系統提升青年政策制定水平,在創業、就業、住房、婚育、健康等方面發布一批高度凝練、量身定制的普惠性青年友好政策,形成標志性政策成果。提升政策宣傳成效,開展“送青年政策大禮包進+活動”,將青年友好政策送進高校、社區、園區、企業和影院、景區、酒店、餐飲店等青年聚集地。
11.加強青年發展理論研究。
落實青年發展統計監測制度,定期發布蘭州青年發展指數。結合黨建帶團建工作,將試點工作納入全市重點督導和年度考核范疇,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納入干部培訓內容,充分落實黨管青年工作原則。將青年發展相關課題納入市級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課題,深化專業理論研究,為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三、實施青年有為行動激活城市“青動力”
12.增強青年創業底氣。
健全完善青年創業培訓、融資、孵化、服務“四位一體”扶持體系,實施“蘭州啟航”大學生創業扶持行動,扶持高校畢業生創業項目不少于30個,發放創業擔保貸款、隴原惠崗貸等創業惠崗貸款5億元以上。開展青年創業見習基地、創業指導工作室認定工作,建設25家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工作站,開發線上大學生數字就業創業專區,全鏈條服務大學生就業創業10萬人次以上。
13.擦亮“青字號”品牌。
深化拓展青年突擊隊機制,在科技創新、項目攻關、處突維穩、搶險救災、大型賽會等第一線和最前沿組建一批青年突擊隊,在重點產業、重點項目等基層領域開展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等創建活動,創建各級“青字號”集體不少于100家,運用陣地依托、人才培養、項目示范、典型選樹等機制,激勵青年創新創效創優。
14.建設青年友好型社區。
結合“嵌入型社區”、社區青春行動等試點工作,圍繞服務青年就業創業、休閑健身、城市融入等重點內容打造不少于20家青年友好型社區。拓寬青年參與社區治理渠道,統籌青年社會組織、青年志愿者、返家鄉大學生等力量,積極助力“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建設。加強青少年工作骨干培育,力爭每個實體“青年之家”至少配備1名青少年工作者。
15.講好蘭州青年奮斗故事。
充分挖掘、深度報道蘭州各行各業青年才俊的同時,注重普惠性視角,精準“抓拍”新時代美麗蘭州建設中普通青年奮斗身影,利用各級新聞媒體廣泛開設“蘭州正青春”“青春蘭州會客廳”等專欄,創作推出短視頻、廣播等宣傳產品,改版《蘭州青年》雜志,講好“蘭漂”青年與“煙火蘭州”的邂逅故事,吸引更多青年來蘭、留蘭、興蘭。
四、實施青年有愛行動涵養城市“青風尚”
16.涵育青年文明新風。
大力培育婚育新觀念,深入組織實施“十破十立·移風易俗十大行動”,廣泛組織開展傳統節日文明祭祀行動,引導青年群體自覺抵制大操大辦、奢侈浪費、厚葬薄養等不良風氣,積極踐行與弘揚婚事新辦、孝老愛親、勤儉節約等文明風尚。加大青年發展型城市公益廣告宣傳力度,注重融入青年主題元素,突出“文明創建·青年先行”“和美鄉村·青年共建”“低碳節約·青春風尚”等理念。
17.提升青年志愿服務。
推動市青年志愿者協會換屆,完善志愿服務管理運行機制,探索制定針對常態、應急、賽會和特殊志愿服務的地方性工作準則。大力推廣應用“志愿匯”APP,力爭到2024年年底注冊青年志愿者人數達到100萬人。舉辦“青年有愛”志愿服務項目交流大會,探索建立“團組織管理+機構協作+基金支持”的運作方式,培育不少于20個青年志愿者服務精品項目,積極助力“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建設。
18.促進青年政治參與。
積極推薦優秀青年擔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著力推動各級政協中共青團與青聯界別為青少年“發聲”,有序反映青少年成長發展訴求,不斷擴大青年參政渠道。深化“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組建“青年薈智團”,為青年有序參與政治生活和社會公共事務暢通渠道、搭建平臺。
19.促進青年融情交流。
實施蘭州海峽兩岸等青年交流項目,舉辦第12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蘭臺青少年交流等活動,不斷增進區域青年對文化交流的參與度和獲得感。深化青少年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常態化開展各民族青少年“手拉手”研學和書信交流等活動,促進各民族青少年深度融情交流。
五、實施青年活力行動構建城市“青場景”
20.常態開展城市體驗活動。
促進青年與城市互動,定期舉辦萬名學子游金城、青年網絡大V觀蘭州、城市文化漫游記、“青年城市推薦官”悠游蘭州等城市體驗活動,讓青少年感知蘭州發展速度、力度、溫度、韌度,自覺為蘭州代言,不斷增強青年群體對蘭州的城市認同。
21.打造黃河風情青年場景。
充分挖掘黃河風情線自然人文資源,生動融入青年元素和服務功能,打造至少2個青年主題公園(游園),1條青年健身步道,1座青年城市書房,升級打造中山橋青年“網紅”打卡點,舉辦青少年講解員大賽等活動,著力塑造“最美黃河之濱遇見你”青年集聚新地標。依托蘭州科創園、奧體中心、嵐沐文體旅產業園、蘭州老街等場所深化青年發展型街區、園區、場館建設。
22.豐富青年夜間生活場景。
打造夜間青年文旅消費集聚區,開發夜賞、夜游、夜宴、夜娛、夜購系列產品,定制青年夜游黃河風情線精品打卡路線,提升青年夜間生活魅力。充分利用新興領域黨群活動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青年之家等陣地舉辦“青年夜校”活動,為新就業形態等青年群體提供夜間劇場、音樂節、講座沙龍、特長培訓等活動,豐富青年精神生活。
23.構建青年特色文化場景。
加強與頭部社交平臺合作,以“就在蘭州”為主題,策劃定制彰顯蘭州特質、符合青年特征的線上線下活動,形成一批原創高質量網絡文化互動產品,構建彰顯金城特色和青春活力的網絡社交場景。結合打造“讀者之城·書香蘭州”,推出“當青春遇上《讀者》”“品《讀者》·喧青春”等專題活動,營造青年閱讀濃厚氛圍。
24.營造青春活力宣傳氛圍。
將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納入公益廣告宣傳體系,廣泛宣傳相關宣傳片、標識口號等內容,充分宣揚青年優先發展理念。豐富拓展宣傳載體,利用“五四”青年節、高校學子開學季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主題“亮燈”活動,常態化利用主流媒體、公共交通工具、“兩站一場”及各類戶外電子屏、客戶端等載體開展宣傳推廣,打造“青年友好公交專線”“青年友好地鐵車廂”等宣傳產品,切實提高青年群體知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