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全市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工作交流會在榆中縣引發強烈反響,該縣各鄉鎮(街道)和村(社)基層干部一致表示,要認真學習和借鑒先進鄉鎮街道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創新做法和典型經驗,以“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推進社會事業長足發展、扎牢基本民生保障網”為目標,堅持把為民服務放在首要位置,凝心聚力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創新服務品牌保障改善民生
在興隆路社區黨員活動室內,居民正在排練春晚節目。
“聽了各位優秀書記的工作經驗交流,我深刻認識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也讓我深受鼓舞。”興隆路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張彥紅表示,社區將繼續加強網格黨建做實“田”字型治理體系,繪制“網格民情圖”,推行“四步”“五色工作法”,以小服務帶動“心”變化,促進為民服務實現“精細化”。針對轄區老舊樓院漏水、停水以及安全隱患等各類問題,組建樓院“微事會”等居民自治模式,通過政協協商議事、居民代表議事等多種議事形式融合,引導多方力量參與社區治理。積極鏈接轄區單位資源力量,創新“同心圓·積分聯建”品牌,建好用活“三張清單”,讓在職黨員主動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服務、認領微心愿、幫辦實事和急難險重等事項,促進社區和聯建單位的“雙向奔赴”,切實把活動、服務和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聚焦群眾需求提高服務含金量
1月27日上午,走進榆中縣高墩營村,精美的文化墻映入眼簾,村規民約、鄉風文明赫然醒目。正值全村養老護理員培訓班授課,村民認真聆聽老師的教學!芭嘤柊嗝赓M參加,有需要的村民都可以自愿報名,所培訓的內容多是村黨總支部根據村民實際需求來決定的。”村民錢宏坤表示。
“作為一名村干部,我將立足本職,學習鄉鎮街道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創新做法和典型經驗,走深走實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夏官營鎮高墩營村黨總支副書記梁磊表示,今年以來,高墩營村聚焦和美鄉村建設,村黨總支部以“黨員聯戶”為抓手,帶領全村黨員群眾硬化道路、鋪設天然氣管道、開展各類精神文明活動,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同時,村“兩委”聚焦群眾需求,積極探索“十個一活動”,做好人民群眾的知心人和“服務員”,聚焦群眾急難愁盼,進一步謀深謀準謀實民生項目,用情用心用力為村民解煩憂,切實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關愛困難群體解決群眾難題
近日,記者跟隨小康營鄉黨委委員、武裝部長陳飛的腳步,一起來到洪亮營草莓種植大棚中,碩大鮮紅的草莓與嫩綠枝葉相映。“我種植5個大棚,其中一個種植圣女果,另外4個種植草莓,從12月開始上市,到5月全部售完,估計最低也有8萬元的收入!狈N植戶劉健告訴記者,長期以來,村兩委班子、鄉鎮領導干部在產業培育、營銷出路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從種植油桃到換種蔬菜,再到目前種植草莓,正是有了強有力的保障,才使得全村產業實現了更新迭換,保障了群眾收益,他們都是百姓的參謀員、服務員和銷售員。
“作為一名分管民政民生領域的鄉鎮干部,我將在加大關心關愛力度、全力保障困難群體權益、全力實施老年助餐服務等方面發力,用心用情辦好老百姓的每一件小事和每一件大事!标愶w表示。
發展多元產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春節臨近,城關鎮城關村、興隆山村耍起了社火。為提高轄區居民的生活質量,豐富群眾的生活內容,榆中縣城關鎮依托歷史、民俗等文化創意元素,以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活動載體和方法途徑,持續開展“鐵芯子”等民俗文化展演、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農家書屋閱讀日、書香社區等文化活動,不斷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1月27日,榆中縣城關鎮副鎮長金洲告訴記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將緊緊圍繞市委“1139”工作部署,用心用情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認真落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在做好低保、優撫、空巢老人等工作的基礎上全力抓好民生保障;積極拓展城鄉居民就業增收渠道,全力支持群眾就近就業創業,持續提升農民收入。(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楊貴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