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志愿者陳睫給孩子們教折紙

新區彩虹城中心社區托管班

寒假古箏班頗受歡迎
寒假來臨,孩子“看管難”成了不少家庭的難題。為消除家長們的后顧之憂,蘭州多個社區開啟“花式帶娃”模式,繽紛多彩、花樣繁多假期課堂拉開帷幕,內容潮流化、形式多樣化……越來越多的社區開始主動對接社會專業資源,將亮點多多的假期托管課程“引進來”,也帶領更多社區少年兒童興致勃勃地“走出去”。“假期托管班”正成為助力少年健康成長、青年多樣發展、老年快樂生活的“微空間”。
西客站社區
社區里來了年輕人
解鎖假期“新色系”
在哈爾濱理工大學上大一的蘭州姑娘陳睫,假期一回來就從網上搜尋各種志愿服務機會。1月22日,七里河西客站社區“彩虹課堂”公益托管班快樂啟航,陳睫也正式開啟了自己的第一堂課。給孩子們輔導寒假作業,帶他們做手工折紙,假期的一天很累但無比充實。“在假期托管班志愿服務,鍛煉了我的多種能力。比如,要上好歷史類課程,就得提前閱讀備課,才能帶著孩子們一起學;要維護好課堂秩序,我要學會怎么和孩子們良好溝通。”
西客站社區聯合蘭州市德鄰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辦的這期“彩虹課堂”托管班,讓不少家長都眼前一亮,“上下五千年場景推理局”“博物館之眼”“神奇的科學世界”……新奇的課程設置背后到底有什么奧秘?記者采訪發現,為了做好“彩虹課堂”的課程設計,西客站社區在寒假招募了12名返家鄉大學生志愿者,又鏈接轄區的博輝之韻文化藝術培訓中心、燭碩養成中心等培訓機構,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征,一起“頭腦風暴”設計出了一套科學合理的課表。
河山郡社區
從假期課堂到社區文化展
營造良好文化氛圍
下午兩點半,孩子們的書法班開課了,老師高立棟拿起手中的毛筆,從最基本的書寫姿勢、握筆、運筆講起,帶孩子們走進書法這門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世界中。一字一行地臨摹時,高立棟又挨個兒示范講解。高立棟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蘭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蘭州市安寧區書法家協會主席,能在假期走進社區公益課堂,走近孩子們的身邊,高立棟也覺得生活十分充實且有意義。
“因為轄區是新建小區,許多年輕家長面臨著假期孩子‘看護難’的問題。寒假來臨前,社區黨委就系統謀劃開展了‘問需于民’活動,積極鏈接轄區資源,形成為民服務項目清單。從1月15日起,聯合安寧區文化館、轄區教育機構艾瑞繪本館、遠方文學開展為期兩周的‘打卡吧!少年’寒假公益課堂,開設了朗誦課、書法課、繪本課、國畫課、繪畫課等豐富課程,吸引了轄區30個少兒家庭報名參加。”安寧區安寧堡街道河山郡社區黨委書記何生暉告訴記者:“我們還計劃在后續開展‘山河韻’社區新春文化展,選取2023年以來少兒活動的成果展出,同時邀請安寧區文化館名家參展,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社區文化氛圍。”
新區彩虹城中心社區
奶奶孫子當起“鄰班同學”社區托起“一老一小”假期生活
“我小孫子一放寒假就天天在家里看電視玩手機,父母都上班,我也沒辦法管,真是頭疼。”曾幾何時,家住新區彩虹城社區的張奶奶一說到孫子的寒假生活就皺起了眉頭。而如今,張奶奶和小孫子卻成了“鄰班同學”,每天一早她在社區“老年大學”柔力球班參加活動,小孫子則在社區寒假托管班里和小伙伴們一起做作業、玩游戲。今年寒假,新區彩虹城社區招募轄區專業輔導老師和大學生志愿者,創辦“冬暖童心·愛心學堂”寒假托管班,為6-12歲青少年提供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輔導和課外素質拓展活動。
這個假期,蘭州新區彩虹城中心社區所轄各社區十分“內卷”。在蘭石家園社區,為期20節課時的寒假古箏班頗受歡迎,名額供不應求。“想讓孩子學習一門樂器,但我自己對音樂了解不多,直接去學成本太大,孩子平時上學也沒多余時間。假期里社區能開設這樣的公益課堂,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嘗試和了解的機會,真的非常實用。”積極給孩子報名了古箏班的張女士說。
新區火家灣社區的“小火花托管班”最近也熱鬧非凡,興趣拓展、益智游戲、課業輔導等內容十分豐富。社區工作人員、大學生志愿者、居民志愿者組建“教師團”,充分發揮個人特長,開設了美術繪畫、剪紙藝術、電影沙龍、書法、經典誦讀、少兒武術、秦腔藝術、教育動畫等課程,在既“托”又“管”、邊學邊育的氛圍中,讓孩子們愉快度過假期,也讓忙碌的家長們放下心來。(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趙文瑞 任澤昕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