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蘭州網1月12日消息 1月11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轉作風優化營商環境抓項目增強發展動力”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蘭州專場。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23年以來,蘭州市深入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攻堅戰,不斷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成功入選全國證照改革、一網通辦、智慧監管等8個領域創新代表城市,入選住建部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改革試點城市;成功創建第四批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全國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納稅指標在國家營商環境評價中獲優異等次,被評為進步最快城市;12345熱線獲得全國評估A級優秀單位;“四辦四清單”“蘭稅捷辦”“清蘭交易”等典型經驗得到中央深改辦、國家發改委肯定;2021年、2022年全省優化營商環境評價排名連續兩年全省第一。
銳意改革提升政務服務效能
蘭州市全面推行“六個通辦”,研發“小蘭幫辦”基層社會智治平臺,創新實施“五簡五辦五集成”服務模式,實現8.1萬個事項“一窗通辦”“一網通辦”、317個事項“一證通辦”、270個事項“一碼通辦”、104個事項“一次通辦”、203個事項“一地通辦”,自助服務“就近可辦”“24小時能辦”,政務服務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實現從“能辦”到“快辦”“好辦”迭代升級,辦理結果滿意度達99%以上。
全力打造工程項目審批最快城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工程建設項目“一枚印章管驗收”“一枚印章管挖占”,單事項審批時限壓縮至7個工作日內,全流程審批時限壓縮至30個工作日。在2022年住建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第三方評估中,全國排名第13位。深化拓展“蘭稅捷辦”服務品牌,實現178項業務最多跑一次,98%以上涉稅業務實現“非接觸式”辦理,網上申報率達99%,穩居全省第一。
聚焦需求提高惠企服務水平
蘭州市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實現“一單在列、非禁即入”,實施經營主體登記告知承諾制,企業開辦線上“一網通辦”、線下“一窗通辦”“注冊通”掌上辦,開辦環節壓縮至1個,開辦時間壓縮至25分鐘,推行首套印章免費刻制,實現企業開辦“零費用”。截至2023年11月,全市新增經營主體60583戶,日均新增166戶,同比增長35.19%,企業增量總量領跑全省。實行“零門檻”投標,全面推廣“不見面開標”,實現公共資源交易“零收費”,累計釋放52.31億元現金流。實施“五心政采”,面向中小企業的預留份額達到78.6%,累計為企業節約交易成本998萬元,減少資金占用1.2億元。
全面提升“蘭州信易貸”平臺服務質效,在蘭銀行業金融機構全部入駐,累計發布金融產品265款,發放貸款86.38億元;建立首貸服務中心,入駐金融機構18家、累計放款49.4億元;開展金融助力實體經濟活動69場次,發放貸款96.77億元,著力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大抓雙進不斷夯實發展支撐
在項目推進上,蘭州市運用“項目重塑、流程再造”機制,制定優化項目管理若干措施,聚焦重點項目全力開展“百日攻堅”行動,蘭州高新區飛天創新港——科創育成產業園等752個新建項目開工建設,永登七山百萬千瓦級光伏基地牧光互補發電項目等657個續建項目順利推進,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三期等160個省市列重大項目完成投資667.7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92%。軌道交通2號線、北濱河路西延線及柴家峽大橋至港務區大橋聯絡線、沈家坡至阿干鎮公路、白塔山段交通綜合提升改造、西關十字人車分離、海關十字人車分離等工程建成投運,中通道高速公路項目復工重啟。寶航新能源一期、東方希望金屬硅等65個產業項目建成投產。
在項目引進上,蘭州市聚焦構建“3+2”現代產業體系,樹牢“理性招商、大膽引資”理念,深入實施“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組織參加西洽會、廈洽會等招商引資推介活動20多場次,成立10個區域駐點招商中心,新引進中國寶武、抖音等500強企業和上市公司企業17家,完成省外項目到位資金1100億元、增長20%。成功承辦第29屆蘭洽會、2023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甘肅),共簽約項目169個、投資總額1244億元。
搶抓機遇為強省會積蓄動能
蘭州市爭取省上出臺強省會實施方案和35項支持措施,獲得每年25億元“真金白銀”支持,先后與66家省直部門、兄弟市州、省屬企事業單位和中央在蘭企業簽訂了強省會合作協議,不斷健全“1+X+N”政策體系,形成了省市協同、部門聯動、市州合作、專班推進的工作格局。先后入選國家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范項目、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支持城市、全國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等政策平臺,成功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獲批設立西固化工園區。這些政策和平臺都得到國家和省上“真金白銀”支持,為縱深推進強省會行動提供了有力支撐。
改善民生不斷增進人民福祉
蘭州市堅持強省會首先要強交通,編制實施《綜合立體交通規劃網》《重振蘭州樞紐行動方案》,啟動開展綜合交通大會戰,加快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改造老舊小區237個,新增公共停車泊位5000個,城區雨污分流、供熱分戶改造穩步推進。加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41個省級鄉村建設示范村和30個市級和美鄉村建設。
持續加大民生領域財政投入,扎實辦好10件為民興辦實事。積極開展春風行動、送崗位下鄉進村等活動,引導經營主體穩崗拓崗,著力解決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問題,新增城鎮就業8.01萬人。扎實推進“擴容增校”兩年攻堅行動,加快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建設專門學校,招聘同工同酬聘任制教師770人,新增學位1.2萬個。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4%和6%。完成雁灘公園升級改造,七里河體育場拆除重建工程,虛擬養老院與家政企業融合、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等經驗在全國推廣,榮獲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全省雙擁模范城“十連冠”。(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唐瑞 陳夢圓 見習記者 顏維俊)